能源互聯網的核心是互聯網思維,是以用戶為中心的分散式合作共享精神。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概念,能源互聯網不僅僅是簡單的能源+ 互聯網,能源互聯網的根本不同在于其采用互聯網理念、方法和技術實現能源基礎設施架構本身的重大變革,使得能量的開放互聯與交換分享可以跟互聯網信息分享一樣便捷,能源互聯網中用戶既是能源的消費者,又是能源的生產者。
同時,售電市場放開將倒逼售電公司同互聯網公司展開合作。售電市場放開后,六類競爭性企業都將分食萬億市場,伴隨著大量多樣的用戶需求以及大量的智能終端的接入需求,信息和數據的經營將成為售電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數據挖掘和分析能力至關重要,基于大數據分析,能源電力企業可以做到對消費者的深入洞察、提供精準的服務和營銷、獲得科學的管理決策能力、最大化資產效能、最小化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開。

可以預見,在電改后市場能源互聯網體系下,用戶的多樣性服務需求未來有望呈幾何式爆發。具備配網資源的區域電網公司具備大量用戶數據資源坐擁能源互聯網最佳入口,受益能源互聯網超萬億需求的爆發。
售電公司觸網是大勢所趨,拒絕觸網大概率會被市場淘汰。售電業務上游承載發電、輸配電、分布式等多維供給,下游承接工商業、居民、園區等多維度客戶,無疑將成為未來整個能源交易體系中的數據中心。
所以電改放開售電市場是能源互聯網的必要條件,打開了互聯網應用的大門,真正實現能源流、信息流、業務流的融合。
新電改破局,應緊抓兩大新機遇:
第一,配售電側市場化,用戶的深度參與孕育新商業模式:開放售電牌照打開萬億級別市場,體制變革釋放紅利,輕資產、高盈利的服務型行業有望崛起,開放互動將成為能源互聯的核心亮點,用戶定位的根本性轉變導致了能源互聯網實現了能源和信息的雙向自由流動,形成廣泛的C2C模式。
第二,大數據應用將成為能源互聯網的潮流:有了智能電網的數字化基礎,能源互聯網帶來的不僅是互聯網理念對能源行業的根本性變革,而且也會隨之產生爆炸式的信息數據,在智能電網的基礎上能源互聯網將達成大數據背景下的超個體能源生產和使用分析。


